進入內容區塊

海洋委員會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資訊圖像化
:::

資訊圖像化

中央內容區塊
資料圖像化列表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協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協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協定
(The Agreement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Marine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BBNJ)主要係規範國家管轄範圍外海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的全球性條約,旨在確保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在環境保護與資源公平利用之間達成平衡。
BBNJ協定四大核心議題進行說明:
1.包括海洋保護區在內,以區域為基礎之管理工具等措施:規範在公海設立跨界海洋保護區的方式及管理制度,包括保護區的提案、評估、設立程序,以及後續的監測和執法機制,以確保高度敏感或具生態重要性的海域得到適當保護。
2.海洋基因資源,包括惠益之公正與公平分享:主要為已開發國家與中低發展國家間之利益分享,建立公海海洋遺傳資源的取得和惠益分享機制,包括如何規範資源的採集、研究和商業利用,以及如何確保開發利益能公平地分享。
3.環境影響評估: 規定締約方進行公海活動時,或是造成跨界、累積影響之國內活動時,針對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重大污染或重大有害變化,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4.能力建構與海洋技術移轉:由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進行各類援助或自住。
海委會秉持BBNJ海洋永續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海洋保育法之立法,這是從海洋的思維來推動國家海洋政策,也就是說海洋不是限制我們足跡的邊界,而是邁向世界的橋樑,面對公海永續的潮流,守護海洋之路要走得又遠又穩,你我缺一不可。

112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及各領域人數分析

112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及各領域人數分析

112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分為66.6%和33.4%,其中男大學生以「工程、製造及營建」領域2,873人最多,佔全部男性40.32%;另女大學生以「服務」領域1,590人最多,佔全部女性44.51%。

107-111年我國海洋產業產值及111年我國各海洋產業產值占比

107-111年我國海洋產業產值及111年我國各海洋產業產值占比

本會自111年起開始著手建立海洋產業產值統計方法,配合「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的施行,也同步發布我國海洋產業產值。
據統計,我國海洋產業產值由107年的新臺幣7,507億元成長至111年的1兆7,031億元,占GDP的比重則由4.03%上升至7.86%,其中近兩年產值有大幅的成長,產值均突破1兆元,主因在於110年及111年因受疫情影響,海運運價暴漲;另111年我國前三大的海洋產業分別為「海洋運輸及輔助」、「海洋漁業與養殖」及「海洋遊艇及其他船舶載具」,產值依序為新臺幣1兆3,126億元、2,795億元及688億元。

111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及各領域人數分析

111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及各領域人數分析

海洋業務相關人才之教育培訓主要係分布於大專院校男性較多之理工科學門。相較之下,女性在環境、能源與科技等廣義理工的領域,從就學到就業,都明顯屬於少數。為使海洋事務發展能兼顧各性別之需求,本會積極推展並落實性別平等政策綱領「環境能源與科技」之重要工作。

向海致敬執行成果(一)

向海致敬執行成果(一)

向海致敬執行成果:
一、背景: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政府為落實海洋國家精神,使國人從潔淨海洋、知道海洋、親近海洋到進入海洋,向海發展;於109年起以「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等五大政策主軸,推動「向海致敬」政策,從各方面來健全海洋發展事務,以培養下一代成為有寬廣胸襟與視野的大國民,讓臺灣真正做到因海而無限遠大。
二、執行成果:
(一)開放海洋:解除海洋禁令、鬆綁法規限制、科學調查風險、提升安全維護
(二)透明資訊:建置一站服務平台、便捷活動申請管道、提供多元氣象資訊、完善告示警訊服務
(三)服務環境:提供友善釣魚場域、設置便利設施空間、增加遊艇泊船席位、轉型休憩教育場所
(四)教育文化:研發海洋教材教案、建立全國教育路線、辦理體驗研習活動、傳播海洋文化資產
(五)責任承擔:編擬管理指引參考、強化即時救援效能、遊憩能力分級建議、提供遊憩專屬保險

向海致敬執行成果(二)

向海致敬執行成果(二)

向海致敬執行成果:
一、 背景: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政府為落實海洋國家精神,使國人從潔淨海洋、知道海洋、親近海洋到進入海洋,向海發展;於109年起以「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等五大政策主軸,推動「向海致敬」政策,從各方面來健全海洋發展事務,以培養下一代成為有寬廣胸襟與視野的大國民,讓臺灣真正做到因海而無限遠大。
二、執行成果:
(一)開放海洋:解除海洋禁令、鬆綁法規限制、科學調查風險、提升安全維護
(二)透明資訊:建置一站服務平台、便捷活動申請管道、提供多元氣象資訊、完善告示警訊服務
(三)服務環境:提供友善釣魚場域、設置便利設施空間、增加遊艇泊船席位、轉型休憩教育場所
(四)教育文化:研發海洋教材教案、建立全國教育路線、辦理體驗研習活動、傳播海洋文化資產
(五)責任承擔:編擬管理指引參考、強化即時救援效能、遊憩能力分級建議、提供遊憩專屬保險

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之願景與目標

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之願景與目標

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之願景與六大政策目標如下:
一、願景:建構生態、安全、繁榮的永續海洋國家。
二、政策目標:
  (一)建構區域戰略思維、保衛海域主權權益。
  (二)落實海域執法作為、促進區域安全合作。
  (三)維護海洋生態健康、優化海洋環境品質。
  (四)確立產業發展目標、促進藍色產業升級。
  (五)形塑全民親海風氣、培養海洋國家思維。
  (六)孕育科學發展動能、厚植學術研究能量。

110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及各領域人數分析

110學年度海洋相關科系大學生男女性別比例及各領域人數分析

海洋業務相關人才之教育培訓主要係分布於大專院校男性較多之理工科學門。相較之下,女性在環境、能源與科技等廣義理工的領域,從就學到就業,都明顯屬於少數。為使海洋事務發展能兼顧各性別之需求,本會積極推展並落實性別平等政策綱領「環境能源與科技」之重要工作。

「擁抱海洋 好好」手冊

「擁抱海洋 好好」手冊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岐視公約及參與海洋事務績優女性人員簡介手冊~

在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與刻板印象下,女性在海洋科技、海事工程、漁業養殖、航運管理等海洋各項領域,從就學到就業階段多半處於少數。然歧視與包容,都是學習而來,惟有落實性別實質平等,方能讓海洋事務發展兼顧各性別之需求。

本手冊透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簡介,並分享國內女性於海洋各領域發展的精采成就與故事,誠摯邀請各性別人才一同擁抱海洋!期待不久的將來,每個人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自我設限海洋領域的參與,建構臺灣成為一個親海識海及愛海,且重視平權的海洋國家。

海洋基本法

海洋基本法

海洋基本法108年11月1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全文共19條,並奉總統108年11月20日華總一義字第10800126571號令制定公布。
臺灣是典型海島國家,海洋治理與藍色經濟攸關我國整體發展及競爭優勢;為打造生態、安全、繁榮之優質海洋國家,特研定海洋基本法,以健全海洋法政架構,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確保環境永續發展。
海洋基本法係海洋相關法令之上位母法,擘劃長遠、宏觀且整體性之海洋政策藍圖,確立指標性導引功能,發揮海洋政策統合及事務協調之效。

頁數 1/1 共有 10 前往
  • 瀏覽人次: 2127人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海洋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