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暨復振航海力航海大會師」於113年6月15至16日,在高雄港16-17號碼頭辦理完竣,國家海洋日緣起是呼應聯合國2009年起將每年6月8日訂為「世界海洋日」,希望世界各國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今年聯合國以「喚醒新深度」為主題,呼籲大眾提升海洋探索,以實際行動改變自己與海洋關係。
本屆活動於高雄港集結超過100多艘獨木舟與帆船,重現先民與海洋互動生活方式及智慧,展現百年舟船記憶及技藝,另外為展現保衛海疆決心及肩負守護未來世代責任,更同時舉行第3艘4,000噸級救難巡防艦「雲林艦」成軍典禮。
獨木舟與帆船在位處河海交會處的高雄匯聚,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畫面:獨木舟代表了原住民祖先的智慧與記憶,帆船則象徵著我們現代與國際接軌的努力與成就,這兩者的相遇,不僅是一個歷史的回顧,更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展望。另外海委會特別感謝賴總統親自蒞臨主持本屆國家海洋日慶祝典禮,共同見證臺灣海洋國家偉大的歷史。113年5月20日就職演說中,總統正式宣誓探索海洋、豐富人民海洋生活將作為政策主軸,海委會從108年制定公布《海洋基本法》、109年頒布《海洋政策白皮書》之後,近年完成《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立法、《海洋污染防治法》及《海岸巡防機關期限使用條例》的部分條文修正案通過,而113年7月12日立法院更三讀通過《海洋保育法》,海委會特別感謝各界支持。第三艘4,000噸級艦艇雲林艦也在總統主持下成軍完竣,有主權才有國家,海巡捍衛海疆,面對很多挑戰,仍然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是一支不會辜負人民期待的英勇部隊。最後也感謝榮獲各項海洋獎項的各界優秀人員、志工,他們是我們最有力量的工作夥伴,期盼大家共同努力為創造一個和平永續繁榮的海洋而奮鬥。
聯合國自2009年起將每年6月8日訂為「世界海洋日」,希望全球重視海洋環境問題,並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113年6月8日適逢端午節假期,故海委會改於6月15日在高雄港16號、17號碼頭,舉行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慶祝活動。
聯合國將「喚醒新深度(Awaken New Depths)」作為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呼籲大眾提升對浩瀚海洋的深入探索,並即時以實際行動改變自己與海洋的關係,賴總統在113年520就職演說同時也揭示「探索海洋」的重要政策方向,希望透過探索海洋,發揮海洋國家的優勢,豐富人民的海洋生活,並且投入海洋科技研究,推動海洋產業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
深感臺灣需要更多的合作及互動來認識海洋,並從海洋史觀的角度,看見臺灣先民所創造的用海智慧與航海榮耀,海委會管碧玲主任委員設定113年國家海洋日主題為「探索海洋 迎風啟航」,以「船」為載體、「出航」為核心架構,規劃「航海大會師」、「雲林艦成軍典禮」、「海洋獎項頒獎典禮」及「海洋市集」等4大活動亮點,藉以實現「探索海洋豐富人民海洋生活」之主軸理念。
賴清德總統、海委會管碧玲主委及高雄市陳其邁市長等長官貴賓,為首度於高雄港盛大舉辦、雲集眾多國內外帆船與獨木舟好手的「航海大會師」活動,進行鳴笛啟航儀式。總獎金加油料補貼超過百萬,競爭激烈的帆船賽事迎風啟航、展開競技,同時百餘艘獨木舟則徜徉高雄港區展開愛河灣漫遊之旅,高雄港內外百船匯聚,聲勢浩大、波瀾壯闊,完美再現臺灣源遠流長的航海文化力。
賴清德總統在雲林艦成軍典禮時表示,113年3月已見證雲林艦交船,今(6月15)日再見證其正式成軍。現場海巡弟兄姊妹士氣高昂,已完成所有接船訓練,準備在崗位上全力以赴。政府推動「國艦國造」計畫,不僅讓臺灣能夠自行打造船艦,還強化臺灣在海域的防衛力量。雲林艦是目前國艦國造成果中最大型的四艘巡防艦之一,艦上設有手術室、負壓隔離病房,並提供直升機起降,大幅提升臺灣在海空的搜救能力,不僅擴大了海域巡護範圍,也強化臺灣在海上人道救援方面的貢獻。總統進一步讚揚海巡人員是藍色國土的守衛者,感謝他們辛勤維護海域秩序、查緝走私,確保國人在海上的生命財產安全,期待在海委會管碧玲主委及海巡署張忠龍署長的領導下,海巡隊伍將繼續努力,強化海洋和邊境安全,推進國土安全與科技應用,建設更安全的海洋環境,促進臺灣的海洋發展。最後,感謝所有海巡弟兄姊妹,並對他們的未來工作表達信心和支持。
海委會呼應113年賴總統就職演說「探索海洋」政策方向,施政成果展及海洋市集分為「海好有你」、「海派文創」、「海洋科普小學堂」、「大港創客」、「食尚玩海」、「海洋星攻略」六大主題展,展示內容多元、有趣、具教育性,為鼓勵民眾參與,開放免費報名各種海洋DIY體驗,活動前就已預約額滿,一位難求,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寓教於樂,扎根海洋教育,提升全民海洋素養。
本屆海洋市集共計有100個展示攤位,由機關、學校、社教館所或民間團體等單位共襄盛舉,其中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現場開設「海洋科技創客DIY體驗」,指導大朋友、小朋友組裝遙控水槳(帆)船,並進行水上遙控競技,參與民眾玩得不亦樂乎;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則展出捕碳高手、海洋保衛戰、找回海洋的顏色、行動愛海洋、波浪發電、洋流發電及水力發電等各種有趣的大型海洋教具,參觀民眾透過親手操作教具,瞭解海洋科學原理,吸引大批人潮排隊體驗。
慈濟基金會則展示廢棄寶特瓶製成的「長壽魚」及環保黑板布,藉以傳達減塑、海洋永續及生態保育的理念,吸引大量遊客駐足打卡拍照及手繪體驗;而中山大學也將國內自行打造的水下載具「MIT潛艇」移師市集,讓國人瞭解我國海洋科技研究實力及發展,另外這次也邀請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展示身障潛水口語化教材及教學內容,讓民眾瞭解身障朋友親水需求。
海委會極力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海洋巡迴教育」、「身心障礙平權共融、海洋無障礙教育」,成立海洋無人載具國家發展策略小組,配合「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慶祝活動,將海委會近年來的政策推動成果,以寓教於樂方式,在充滿教育意義及歡樂氣息的海洋市集呈現,期待能培養全民知海、親海意識,形塑愛海文化,進而支持政府海洋政策發展。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活動宣傳影片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活動資訊影片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開幕影片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頒獎典禮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活動精華花絮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航海大會師精彩回顧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活動全紀錄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致詞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高雄市市長陳其邁致詞 |
《2024第五屆國家海洋日》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致詞 |